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达人

凰洛星座: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分享到

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0

推 荐 阅 读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全文

洛凰的十九种语言写法

出于统一文字的必要性的考虑,所以这19种写法应该是比小篆更扭曲的字是啥我也不知道.....而小篆之前的书法记载很少。

洛阳地处中原,用北宋学者李格非(李清照之父)的话来说,当秦陇之襟喉,而燕赵之走集,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地理学者顾祖禹”则称赞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王朝都看中了洛阳”将其选为了定都之地。历史上第一个定都于洛阳的朝代是夏朝,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这里的夏都斟鄩,就是位于今洛阳下属的县级市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代夏而兴的商朝也曾将都城定在洛阳附近一带。西亳地处邙山与洛河之间,其具体位置大致在今偃师西南的尸乡、大槐树、塔庄一带。二里头遗址复原图周王朝灭掉商朝后,出于更好地控制殷商遗民以及加强对东方新征服领土控制的考虑,邙山以南,洛水以北。建起了洛邑城,犬戎攻破镐京后,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乃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此后洛邑便成为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王朝为秦所灭。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前的塑像,该博物馆位于洛阳市的周王城广场东周王朝灭亡后,洛阳再一次成为全国性王朝的都城是在东汉时期,自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西迁长安为止,东汉王朝一直都以洛阳为都城。东汉末年。汉献帝曾一度随曹操居于许都,曹丕代汉称帝后,则将都城又迁回到了洛阳,取代曹魏的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一直到公元311年。洛阳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军队攻破为止,东汉曹魏时期洛阳城的复原图北魏终结了十六国时期的乱局后。中国北方复归于安定,北魏的第七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为元宏)是一位仰慕汉文化的君主,他于公元494年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洛阳再度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时代一直以大兴城为都,到了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洛阳的政治地位上升,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并将都城迁到了这里,至于隋炀帝迁都洛阳的真实想法是什么。目前有观点认为是隋炀帝想借此脱离关陇军事贵族势力强大的关中地区,洛阳当时水陆交通便利。在经济上便于接受来自南方的粮税贡赋,洛阳的政治地位仍旧重要;唐高宗李治下令以洛阳为唐王朝的东都。在武则天时期,洛阳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武则天登基称帝的地方就是在洛阳,有唐一代的大多数时间里。唐廷的政治中心仍是长安,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在唐朝最后几年的时光里,洛阳成为了唐朝的首都,不过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洛阳城里的皇帝和朝廷已经成了朱温手上的玩物,早已不具备统治天下的号召力了,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复原图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了后梁。后梁都城初在开封,后于公元909年迁都洛阳,后梁末帝朱友贞称帝,又将都城改回至开封。除后梁外,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以洛阳为都的王朝还有后唐和后晋,北宋建立后,洛阳成为了宋廷的西京。宋太祖赵匡胤曾想迁都洛阳,但终因多方反对而作罢,当时北宋也确实不具备迁都洛阳的条件,由于北宋实行。在京城驻屯了大量的禁军,这些禁军平日里需要南方运来的粮米供养。这就决定了北宋必须以漕运便利的开封(当时叫做东京汴梁)为都,而一旦迁都至洛。由于洛阳没有开封那样的运输条件,那么大量禁军的吃饭问题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的治理成本就会大增。所以北宋定都开封确有其迫不得已之处,洛阳在20世纪30年代,还曾短暂做过国民政府的,日寇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

龙兴河洛居北辰

洛阳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便利,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用北宋学者李格非(李清照之父)的话来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燕赵之走集”。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地理学者顾祖禹,则称赞洛阳是“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得益于上述优势,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王朝都看中了洛阳,将其选为了定都之地。历史上第一个定都于洛阳的朝代是夏朝。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翌亦居之,桀又居之”。历史学家分析,这里的夏都斟鄩,就是位于今洛阳下属的县级市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此后,代夏而兴的商朝也曾将都城定在洛阳附近一带,这座商都就是西亳。西亳地处邙山与洛河之间,其具体位置大致在今偃师西南的尸乡、大槐树、塔庄一带。二里头遗址复原图周王朝灭掉商朝后,出于更好地控制殷商遗民以及加强对东方新征服领土控制的考虑,在涧水以东,邙山以南,洛水以北,瀍水两岸的地方,建起了洛邑城。犬戎攻破镐京后,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乃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此后洛邑便成为了东周王朝的都城,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王朝为秦所灭。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前的塑像,该博物馆位于洛阳市的周王城广场东周王朝灭亡后,洛阳再一次成为全国性王朝的都城是在东汉时期。自光武帝刘秀开始一直到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西迁长安为止,东汉王朝一直都以洛阳为都城,号令天下,治理四海。东汉末年,汉献帝曾一度随曹操居于许都。曹丕代汉称帝后,则将都城又迁回到了洛阳。此后,取代曹魏的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一直到公元311年,洛阳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军队攻破为止。东汉曹魏时期洛阳城的复原图北魏终结了十六国时期的乱局后,中国北方复归于安定。北魏的第七代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为元宏)是一位仰慕汉文化的君主,为了进一步推进汉化改革,他于公元494年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洛阳再度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时代一直以大兴城为都。到了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洛阳的政治地位上升。隋炀帝下令营建东都洛阳,并将都城迁到了这里。至于隋炀帝迁都洛阳的真实想法是什么,目前有观点认为是隋炀帝想借此脱离关陇军事贵族势力强大的关中地区,进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还有说法认为,洛阳当时水陆交通便利,在经济上便于接受来自南方的粮税贡赋。到了唐代,洛阳的政治地位仍旧重要。唐显庆二年,即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下令以洛阳为唐王朝的东都。在武则天时期,洛阳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武则天登基称帝的地方就是在洛阳。不过,有唐一代的大多数时间里,唐廷的政治中心仍是长安。公元904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在唐朝最后几年的时光里,洛阳成为了唐朝的首都。不过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洛阳城里的皇帝和朝廷已经成了朱温手上的玩物,早已不具备统治天下的号召力了。隋唐时期洛阳城的复原图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了后梁。后梁都城初在开封,后于公元909年迁都洛阳。公元913年,后梁末帝朱友贞称帝,又将都城改回至开封。除后梁外,在五代十国时期,曾以洛阳为都的王朝还有后唐和后晋。北宋建立后,洛阳成为了宋廷的西京。宋太祖赵匡胤曾想迁都洛阳,但终因多方反对而作罢。当然,当时北宋也确实不具备迁都洛阳的条件。由于北宋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在京城驻屯了大量的禁军。这些禁军平日里需要南方运来的粮米供养,所需甚大,所费甚巨。这就决定了北宋必须以漕运便利的开封(当时叫做东京汴梁)为都,而一旦迁都至洛,由于洛阳没有开封那样的运输条件,那么大量禁军的吃饭问题就会受到影响,国家的治理成本就会大增。所以北宋定都开封确有其迫不得已之处。洛阳在20世纪30年代,还曾短暂做过国民政府的“行都”。1932年1月28日,日寇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驻上海的中国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平日里繁华锦绣的上海成了抵御外侮的战场。由于受日寇兵锋的威胁,国民政府被迫于1月29日做出了迁都洛阳的决定,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也移驻洛阳,国民政府还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洛阳办公宣言》。林森(照片中戴礼帽留长髯者)离开南京动身赴洛在洛阳期间,国民党先后召集了两次会议,一是3月1日至6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会议决定定洛阳为战时首都,西安为陪都,并推选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二是4月7日至12日召开的“国难会议”,并通过了《国难会议宣言》。此后,由于《淞沪停战协定》的签署,局势暂时缓和,迁至洛阳的国民政府各机关又于同年5月30日迁回南京办公,洛阳短暂的“行都”历史至此也就宣告结束了。这样通过以上内容可知,历史上曾在洛阳建过都的朝代分别是: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公元904-公元907)、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共计13朝。

西安和洛阳,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

在中国浩荡数千载的历史中,做过都城的地方还真不少,这些地方要么是膏腴锦绣之地,要么是四方辐辏之所,要么是山水形胜之城。倘若以次数为指标进行排名,西安和洛阳无疑是力拔头筹的热门之选。